当前位置: 首页>问题>编制审批 >

村庄整合规划五大内容是什么?

土地人编制审批 2020-09-09 15:48:002446 举报


  • (一)科学的空间布局及土地利用规划

    1. 优化空间布局

    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既保证了各功能的有效协调与运行,也决定了村庄的发展形态。村庄规划应在详细梳理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生产、居住、商业、休闲、行政五大功能,并在科学进行交通规划的基础上,延续村庄传统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和建筑布局,重点进行村庄布局形态、街巷走向与宽度、公共空间和景观廊道等要素的规划。

    2. 明晰土地用途

    土地是农业增效、乡村稳定、农民增收最基础的生产资料。传统乡村用地布局散乱、粗放利用严重,村庄规划应将土地的用途明晰、重点突出,将上位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规模和布局安排落实到地块,合理布局各类用地,尽量做到生活生产相对分离,同时划分村庄建设用地控制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控制线、蓝线、紫线、黄线等用地控制界线,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二)把控产业发展定位给予用地支持

    1. 把控产业发展方向

    在梳理产业现状情况、调查村民发展意愿的基础上,结合上位规划,从两个角度统筹考虑,确定产业发展方向:

    第一,村庄所处的地理区位。比如,毗邻城市集中建设区的村庄,更适合发展与城区、镇区产业相配套的产业。而远离城市集中建设区的村庄,更适宜从自身的特色优势资源出发,寻找产业发展方向。

    第二,村庄拥有的资源禀赋。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消费为导向,充分激发村民个体的活力,选择既能体现当地优势、又有市场需求的产品进行创新开发,比如农作物、手工艺品、文化活动、地方传统节日等。

    2. 促进三产联动融合

    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乡村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

    3. 保障产业用地支持

    清理违法建设用地、改善待腾退低效产业用地,优先利用存量用地,以适度集中为原则,根据产业发展逻辑,提出新的产业用地布局及发展策略。

    (三)完善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1. 乡村公共服务

    按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思路,进一步加大政府提供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力度,把乡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分为文体、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农业生产服务、社会管理等七个类别,形成具体内容,并划分为政府、村自治组织、市场等三个供给主体,同时明确组织实施办法。

    2.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大致可分为“生产、生活、生态”三类。

    “生产”类基础设施建设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代表,根据农业发展需求,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标准。

    “生活”类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电力、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设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建设等生活配套设施为主。

    “生态”类基础设施建设,要全面推进乡村清洁工程、污水治理工程,建立健全乡村居民自我管理机制、清扫清运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长效机制,切实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四)营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

    1.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为建设活动应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空间布局应尊重山形水势,契合地貌,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避免对田园景观破坏性开发和过度改造,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建设宜人的景观环境

    通过对违章建设的处理、公共空间及闲置地的统一管理、导引及宣传设施的规范设置、以及垃圾的日常处理等,营造整洁的街巷环境;加强村旁、宅旁、水旁、路旁、院内以及闲置地块的绿化美化工作,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3. 推广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模式

    建设规模化生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推进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科学分离。积极开发生物质能资源,培育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等生物质能产业。以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修复水域水质为目的,认真执行环保和渔业法律法规。

    4. 加强垃圾及污染处理

    加强乡村生活污水处理,提高垃圾清运率,普及乡村公厕,规范处理农业废弃物,推进“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推广使用电能、太阳能、沼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五)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机制

    法治强调乡村治理中要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实现有效治理的前提。

    自治指的是通过完善民主自治制度,让广大农民享有民主权利,是乡村治理的根本。

    德治是基于乡村人情社会和熟人圈子的现实,以伦理道德为准则的治理手段,是乡村治理的基础。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国家将社会治理的重心向乡村地区转移,乡村治理将迎来“三治融合”的制度改革,乡村民主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完善。 


    来源:创意江山

关键词:

提出 问题

有问必答,寻求专业的国土人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