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背景解读
随着2013年9月9日步行与自行车第一次出现在国务院文件中,明确提出切实转变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的交通发展现状,国发[2013]36号文件提到“倡导人车共享理念,完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逐步引导城市交通低碳绿色出行”。进而党十九大提出绿色出行、绿色发展的理念与要求。建设部及各地开展了低碳出行与慢行系统导则与适应当地的慢行系统规划与建设工作,日益取得成效。
乌鲁木齐市积极响应慢行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先后从自治区层面至乌鲁木齐市层面出台了鼓励绿色出行与市域层面慢行系统规划。其中乌鲁木齐高新区承接发展要求,率先启动了乌鲁木齐老城区慢行系统的建设工作。
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该片区是乌鲁木齐产业高地,地方财政收入、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均位居乌鲁木齐市“七区一县”首位。项目聚焦乌鲁木齐高新区老城建成区,总规划面积33.31公顷。
02战略意义
乌鲁木齐高新区慢行系统规划所面临着多重诉求与挑战。项目所处城市区块为首府老城四区交汇之处,是乌鲁木齐老城全面提升空间品质与活力的示范城区,片区也承担着以存量更新增强首府北拓发展的使命。于此之下,乌鲁木齐对高新区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要求,老城区全面建设绿色城区、宜居城区,交通活力便捷城区。区级政府承接建设,其主要诉求在改善空间品质,提高产业城区软性竞争力,重落地,挖掘项目与明确近期落地项目。
同时,项目面临特殊地域环境下几个难点,也为本地区的慢行系统规划提出挑战:现状城区高度依赖机动车的城市交通、城市空间建设密集与低效用地并存、安保要求与极端干冷气候下限制公共空间活力、开发程度较低下不友好舒适的街道空间。
其次,传统慢行系统规划重规划轻人本,重视规划层面自洽,忽略人作为慢行空间的使用者所需要的切身需求。规划视角滞后,认知不足,将慢行系统单纯视为交通属性,忽略其作为公共网络、绿地网络与带动低效用地更新与城市特色系统承载的多重潜能。缺乏对影响慢行系统多重复杂因素下,较为科学与技术的方法,在微观层面缺乏一体化的街道空间设计,对西部寒冷地区慢行设计手段较为空白。
项目通过一系列破题策略,为乌鲁木齐高新区慢行规划提出破题路径。
03破题策略
-
特色1:面向多重挑战与诉求下的分层次技术框架的建立
基于承接上下位规划,从规划到落实层面,结合特殊地域下多样的现状困难,规划建立分层次的技术与工作板块,让慢行系统自上对接城市总体发展与相关各系统,向下对接人切实需求与实施落实。建立“城市慢行网络-街区慢行专项-近人尺度慢行环境-慢行实施引导”的规划体系。
-
特色2——人本视角下,AHP+GIS确立慢行网络选线
项目基于人对慢行系统与街道空间切实而多元的需求,回归人本择选评价因子。同时,统筹考量慢行系统植入过程中,与城市的现状空间条件的多种改造难度的关联性,探索性将这些诉求与困难结合,探索建立了慢行系统适应性因素AHP评估系统。通过结合现状存量用地与可实施度(包括街道空间可实施度与低效用地两类),总结出城市慢行系统目标导向的四维度10余细则适应性权项,叠合从人诉求下街道空间的安全性、友好性、舒适度与特色性四大维度。以此保证满足人的多元需求的同时,复合旧城复杂的现状条件的慢行系统网络选线。
-
特色3——慢行系统激活城市特色网络
在传统慢行系统的交通网络基础上,探索并挖掘出三条代表不同功能与特点的主题线路,分别为生态健康环,公共乐活环,艺术休闲环。这些线路都包含了完善的慢行网络功能、城市活力空间资源与便捷的服务。除了对空间的规划,慢行系统的考量也在其承载的多样功能与活动上。乌鲁木齐老城区为慢行系统赋予运动健身、休闲游憩,家庭游乐(亲子、老人)、文化活动、公共活动、滨水休闲六大功能。根据三大慢行主题闭环路径,植入多样的活态活动,引导个人或者团体通过慢行路径,进行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的互动,增加多个体验型项目,为人们提供不同城市印象下的步行体验,并通过慢行网络对城市公共活力点与绿色基底的连接,让这些活力组织激活起来,让街道唤活,也使得绿色基底渗透到乌鲁木齐老城区的更多部分。
-
特色4——慢行系统带动城市低效用地盘活
通过构建基于用地的筛查机制,对城市低效用地进行功能注入、保留改造、拆迁更新三种改造措施。分级制定驿站功能,并结合不同环线的主题设置,确定环线上不同驿站的主题、分级定制慢行驿站空间建设,增加城市街头绿地密布绿与品质。形成500米见园,800米见绿的绿地服务覆盖率。项目进一步通过深入景观设计,结合乌鲁木齐老城区废弃铁路,构建铁路公园驿站,使工业遗迹唤活,丰富慢行系统,植入多功能空间与功能,提高周边城市地块价值,促活城市特色与公共活力。
-
特色5——小切口更新下,街道一体化设计,多重提升道路空间品质
通过对街道空间一体化设计提高街道综合利用效力。通过对慢行不同路径的设计目标与文化导向,结合在地情况与一体化确立设计模块,实行道路断面重塑(慢行空间、过街设施、建筑前区、公共设施带)、色彩颜色、材料与风貌、景观软景、配套设施设计工作。并在保证安全畅达的空间设计基础上,增加人可感知的文化、氛围的慢行空间设计手法,其主要包括对当地文化要素的抽取、地方特色植物的应用、特色色彩引导,地方文化抓手的挖掘,应用于景观营造的细部。将街道设施、市政设施、铺装,景观小品等的设计融入这些设计要素。并进一步提炼出展示设施设计主题、logo设计,与手机健身app联系在一起,形成人可感知的,强互动参与性的慢行空间设计系统。
-
特色6——适应寒地的街道空间设计探索
乌鲁木齐慢行系统探索了集中适应其极端气候的慢行设计手法:“不对称”慢行空间设计:基于光照分析,将道路阳面扩大步行空间与休憩空间设计,缩减阴面步行空间,并通过空间设计的直通性,缩减人在路径中停留的时间。立体慢行空间设计:通过对地下空间、通廊的有效利用,结合城市建设的步骤,形成不受季节影响的地下慢行空间系统。暖房与户外盒:通过在公共接驳点设置暖房,条件冬季慢行与公共交通的接驳。同时可在驿站设置户外暖房,设置多样的活动,缓解冬季户外的户外出行困难。植物防风景观设计:结合风道、光照的综合分析,在慢行景观带与市民驿站的设计中,利用防风、遮阳的乔灌木,条件地区微气候。色彩对温度的潜在影响:在乌鲁木齐老城慢行系统中,通过点缀色设施鲜艳活泼的暖色色调,结合公共艺术设计,形成温暖、活跃的视觉效果,形成使用者在寒冷天气视觉上的温度引导。
04 行动力度与获奖
由于慢行系统需要从区域角度出发,统筹并梳理一个城市区块的多系统要素,同时又需要落地与细部。项目协同详细规划、风景园林、市政交通、生态环境等多专业团队,置顶了近中远期实施计划,并形成了不同层面分级引导的标准设计成果,为区级重实施开发提供了切实的可操作成果内容。并获得2019年IFLA国际风景园林协会设计竞赛亚太地区规划分析类卓越奖。
来源:知乎|清华同衡 详细规划研究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