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编制审批 >

美丽乡村规划实践——以洱源县渔潭村为例

国土师编制审批 2021-01-08 12:30:28 4269阅读

摘要:

建设“美丽乡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构建“美丽中国”的主要途径之一。云南乡村发展应结合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及自身资源禀赋,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国家、省级相关政策要求进行梳理,在对以往村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详实的入户调研及村庄综合发展条件分析,提出适宜渔潭村发展规划路径及措施,主要包括:在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基础上,坚持高原特色农业主体地位不动摇,加强基础设施补短板,对产业进行合理引导培育,对村落风貌适度控制及特色化塑造等方面。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特色、绿色和“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寨提供较好实践经验和案例总结。


一、研究意义

本次研究案例洱源县牛街乡渔潭村地处大丽高速路牛街乡连接线北侧,交通便捷,因村内有两处四季长流、清澈见底的龙潭而得名。村庄整体格局坐西朝东,以西侧山丘和中部龙潭为中轴线,分为渔北和渔南两个片区,同时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山水林田湖与村庄有机共融的自然环境特色,具备建设全省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基本条件。

图一:渔潭村西视角鸟瞰图


二、政策解读

“美丽宜居村庄是指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特色村寨,其核心内涵是:宜居宜业、美丽、特色和绿色”。[2]其基本建设要求包括:要符合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要求,展示村庄与大自然的融合美,创造村民的幸福生活,传承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代表我国村庄建设的方向。

图二: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图


三、经验总结


3.1优秀做法

通过对云南省大理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美丽乡村(沙溪、喜洲、诺邓)等实地调研,我们不难发现美丽乡村都有如下特点:

1、保存完好,整体格局及街巷肌理完整,有众多典型的文保单位及历史建筑;

2、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条件良好,山水林田湖村有机共融、相互映衬;

3、人文底蕴浓郁,保留着许多颇具特色的传统生产生活习俗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4、除传统民居及街巷外,有着许多地域化特色突出的人文景观或是公共空间;

5、生活富足,通过“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居民的宜居宜业;

6、卫生干净,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较高;

7、人口流失少,保持着活力,甚至有一部分外来创业人员。

图三:渔潭村东南视角鸟瞰图


3.2不良做法

结合以往调研的村庄,在村庄规划设计及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及不合理的建设现象:

(1)依路而建,部分村庄为交通方便、开店面和减少投资等,村庄沿路带状布局,甚至侵占道路,特别是学校等儿童、青少年人流集中区域设置于快速过境道路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时也是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2)大开大挖,在村庄建设时没能做到因地制宜,存在推山、削坡、填塘等现象,既增大投资,也破坏了原始地形,甚至会带来新的工程地质隐患。

(3)大拆大建,不够尊重原有村庄肌理和布局,为了“横平竖直”建设,拆迁量过大,造成社会矛盾及投资过大。

图四:渔潭村总体规划图

(4)错误建设理念,场地、水渠过度硬化,呈现大广场大马路及“三面光”,绿化景观过于人工化,缺少乡村特色和环境的生态性。

(5)风貌杂乱,由于强调经济性、缺少引导控制和文化自信不足,混搭、山寨、缺少完整的风貌体系等现象让村落风貌缺少地域基因。

(6)涂脂抹粉,特别是对老旧建筑的改造仅仅停留于简单的粉刷,对建筑的安全性、功能的完善性和使用的便捷性方面考虑较少,特别是大面积缺少考量的彩绘,破坏了传统建筑本身的历史信息和风貌特色。

(7)材料选择不当,缺乏对原有乡土建材的保留和复用,为了一时经济、省时,瓷砖、彩钢瓦、塑料的大面积简单使用,破坏了村庄生态性及文化属性。

(8)规划设计主观性,简单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及自身理解,对村庄建设进行单方面规划设计,缺少充分的征求意见及公众参与,实施后看起来很“华丽”,但对于村民来说往往是不太实用的。


四、案例实践浓


在洱源县渔潭村美丽乡村规划实践重点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1.基本思路

(1)补齐“短板”

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总书记提出以问题为导向,做好补齐“短板”的基本要求,渔潭村的规划建设从解决村庄问题出发,一对一改造,一对一整治,一对一建设,尽可能满足村民实际诉求。

(2)特色化发展

区别于诺邓、喜洲、双廊、沙溪等优秀白族聚落,重点发展高原水乡文化游赏、白族风情体验、温泉养生度假、田园风光感受等特色化项目,形成差异化发展。

(3)生态优先,传承文化

以保护村落自然环境、维护村民传统生活为前提,在坚持生态农业主体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发展农业文化体验、康养旅居等生态旅游项目,做到建设总量控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永续利用。

图五:渔潭村龙潭水景


2.项目特点

(1)加强文化、自然及民族三大资源的特色化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村庄发展动力。渔潭村形象定位为“高原白族水乡,”致力于建设“最美白族村”。通过对大理传统白族村落的特色文化及构成要素进行梳理,提出加强人文、自然资源双保护与双修补,按照“找出来”、“保下来”、“用起来”、“串起来”的思路,对渔潭村的高原稻作文化、本主文化、民俗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及演绎。

图六:渔潭村特色街巷


(2)突出四种情怀,留住乡愁,采用保护、延续、织补等多种手法进行规划设计。

洱源情——结合渔潭村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建设“龙潭”、溪流、叠水、水田、湿地等颇具乡村特色且体系完整的生态水系景观,既能加强水质保护,也能体现洱源高原水乡特点。

图七:古戏台及火把广场

鱼米情——充分弘扬渔潭村及周边区域的农耕文化,将生态农业、高原稻作文化与乡村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凸显农耕情怀。

民族情——以传统大院、特色街巷、广场戏台及其它村落公共空间为载体将白族的音乐、舞蹈、特色美食、节庆等非物质文化进行集中展示,凸显浓郁的白族风情。

故乡情——保留、修复渔潭村记忆中的特定符号,包括白族大院、寺庙、牌坊、照壁、桥梁、庭院铺装等,留住渔潭村的专属记忆。


(3)生态优先,永续利用,村落与自然环境有机共生。渔潭村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条件是不可复制的特色资源,规划突出生态优先理念,在宏观层面,以保护村落自然环境、维护村民传统生活为前提,发展农业文化体验、生态养生等生态旅游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中观层面,以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为目标,在村庄旅游、生产生活中做到建设总量控制、就地取材,倡导使用清洁能源、生态治污、生态耕作的环保措施;在微观层面,通过美村、理水、造景等多种手法,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尊重村落记忆、尊重传统建筑、尊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着力将渔潭村建设成为家家流水、户户种花,竹篱瓦舍、田园环抱的美丽乡村。

图八:传统院落有机更新

(4)以人为本,一户一设计,满足村民诉求。渔潭村共有村民住户116户,以龙潭为中心分为渔北、渔南两部分。现状调研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一对一入户调研,一对一实地访谈,一对一拍照绘图,收集村民的需求和建议,调动“村民参与规划”的积极性;并对村内代表性农户和公共节点一对一进行改造设计、风貌控制引导,明确建设计划,提高村庄整治改造的可实施性。


五、实践小结

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疆,由于传统的区位、交通、资源及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经济大幅滞后于东部地区,特别少数民族地区的村落,如何较好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应走好适合自身的特色化发展道路,做到因地制宜、挖掘特色潜力,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坚持农业主体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文化特色等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将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有机结合。具体在渔潭村规划时体现了以下几点:

图九:滨水旅游接待户改造


1.深入剖析我国新时期村庄建设要求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讲话精神,提炼出渔潭村建设方向,即:宜居宜业、绿色、特色、美丽以指导村庄的建设发展。

2.通过对村庄建设的正反案例分析,总结以往村庄建设优秀经验和前车之鉴,为科学合理制的定渔潭村发展思路及建设重点打下扎实基础。

图十:产业发展引导图

3.尊重村落原有格局,在渔潭村提质改造过程中采用有机更新建设思路,通过修复、提升、演绎等手法,建设“山、水、田、村”有机融合的美丽村庄。

4.对渔潭村产业发展加强引导,倡导绿色产业、循环经济。通过“农旅”结合,以生态农业、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为基础,支撑旅游业发展,旅游发展又带动农业发展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保护,形成农业、文化与旅游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5.尊重村民意愿,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对全村农户进行详实的入户调研,建立“农户设计档案”,充分结合村民的实际诉求,一户一设计,一户一改造,满足村民多元化需求和避免设计的主观性。

6.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即保护好生态环境,又满足村民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向往,构建和谐共生、安居乐业、配套完善的生态文明村寨。


作者:赵磊  

来源:云南国土空间规划

免责声明:
        本站资讯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作参考。转载是为传递及宣传国家与地方政府规划、建设与管理等相关政策和经验;如果您对原创归属及转载有异议,或涉及版权问题,请点击“举报”,我们将补齐出处或者删除;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登录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