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编制审批 >

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公园体系与规划方法研究

规划小兵编制审批 2020-12-08 21:45:48 4198阅读

摘要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上海乡村地区生态空间建设现状和乡村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的调查分析,提出系统性规划和建设乡村公园对提升乡村生态品质和完善乡村公共服务、满足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乡村公园学术研究的梳理和对典型案例的剖析,本文提出乡村公园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生态性、文化性的特征,并针对不同建设规模和服务半径,与城镇公园体系相对应,认为乡村公园可分为地区及以上级、村居级和微型乡村公园。

乡村公园的规划需要满足生态优先、需求导向、因地制宜、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对生态景观、基本设施、特色设施和配套设施进行合理布局。最后,本文以上海市乡村公园规划建设为典型案例,对乡村公园的科学选址、特色营造、系统布局、土地利用、建设路径的方法进行论述,以期对广大乡村地区的公共空间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乡村地区体现得更为突出,城乡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配置甚至环境品质等方面的差距不断加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地区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直接影响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从上海的发展来看 , 上海的乡村地区也面临着城乡体系发展不够平衡、土地使用不够集约、人居环境不够生态、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产城发展不够融合等问题,城乡较大的差距直接制约着上海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目标迈进的步伐。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乡村地区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和绿色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上海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探索“田沃宜耕,水清可濯,径通可至,林幽可隐,景美可赏,人居可适,民富可留,业优可显,乡风可咏”的新江南田园乡村建设路径,强调在生态文明指引下,改善大都市乡村人居环境。

在此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公园建设作为生态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也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开展了诸多实践。


01、乡村公园建设的意义


1.1  提升乡村生态品质,营建乡村人居特色

党的十九大要求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乡村地区是城市生态功能的主要承载地,但长期以来生态空间建设存在“重规模、轻品质,重防护、轻景观,重人工干预,轻自然修复”的问题。

以上海为例,近年来林地总量和水面率增长明显,但大量郊区生态林地呈现出林相单调、与居民活动关联度弱等问题。乡村地区水系也存在着简单裁弯取直、驳岸硬质渠道化的现象,不仅改变了自然河流生态系统原有的生境类型和条件,也使江南水乡风貌特征逐渐模糊(图 1、图 2)。

图1 上海某跨省界河道两侧驳岸对比

图2 上海某片林现状林相


通过乡村公园建设对这些自然资源进行系统性的整合,经过打通河浜、修复湿地、净化水质、优化林相、融入文化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乡村生态环境品质,营造特色,提升文化辨识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2  完善乡村公共服务,满足居民休憩交往需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生态宜居的目标,要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上海市为例,近年来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服务覆盖度大大提升,郊区也相继建成多座郊野公园。

然而,乡村居民的日常休憩空间仍然不足。随着乡村地区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乡村居民对文化体育、健身休闲等活动空间的需求显著增加。

根据专业机构对上海典型涉农区 600份居民问卷调查,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达了建设乡村公园的需求(图 3)。

图3 乡村公园建设必要性的需求调查

可以看出,乡村公园的系统性规划和建设,对于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归属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2、乡村公园的概念与体系


2.1  乡村公园的概念

目前,国内对乡村公园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以旅游为主的乡村农园,并侧重于对景观建设的研究,而针对以服务本地居民为目的的乡村公园和乡村公园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也缺乏对乡村公园相关建设标准的制定。


本文在相关文献及调查实践的基础上,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对乡村公园的概念进行阐释。

广义的乡村公园是指位于乡村地区,具有公园属性,即具有生态保护、休闲度假、文化传承、科普教育以及经济收益等复合功能的公共开放空间,服务对象是以本地人群为主,兼顾外来休闲旅游人群。

不同于乡村庄园和农庄,乡村公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向乡村社区公众开放,是为公众提供休憩、康体、文娱、民俗、纪念、观光等功能的活动承载地。

狭义的乡村公园是以服务本地村民为主,突出乡土文化以及自然野趣的公园。与城市公园相比,乡村公园具有自主性、乡土性、文化性、灵活性的特征。

乡村公园往往是利用乡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建设,因此,相较于城市公园,其一般由乡村自主管理和维护;乡村公园保留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气息,主要依托原有的生态基底和乡土景观进行建设;乡村公园的文化性表现在其不仅是乡村居民主要的活动交流场所,也是乡村文化的传播场所;乡村公园在建设方式上较为灵活,包括个体投资、集体投资、多渠道融资等多种投资方式 。

乡村作为一种人居社区类型,乡村公园的建设同样适用于颜嘉成对社区花园的表述:“社区花园,是表情,它展现了居住于此的人们的表情;社区花园,是教育,它在生活中发挥了其教育的作用;社区花园,是生活,它凝结了日常生活并固结于空间。

社区花园总是有种特质,从友善的环境对待方式、友善的人与人的连接,到友善的分享基础及友善而亲切的社区美学,这空间是小区共享的开始,是展现每家每户到社区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 


2.2  乡村公园的体系构建


2.2.1  城乡公园体系

经过多年规划研究和实践,城市公园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分级分类体系,然而,针对乡村公园体系的研究比较缺乏。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年)》创新性地提出城乡公园体系概念,主要包括国家公园、区域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

在此基础上编制的《上海市生态空间规划(2017—2035)》,深化了城乡公园体系的要求和内涵,在分级上,增加了微型公园,以进一步满足居民的日常休憩需求;在类型上,提出城乡公园体系可以分为城市型以及乡野型两大类,城市型公园应纳入建设用地进行管理,乡野型公园应纳入非建设用地进行管理,两者都应承载休闲游憩的功能。


2.2.2 乡村公园体系

参考以上分类,按照城乡一体化原则进行细化,本文认为,乡村公园可分为承载大型游憩活动的国家公园和区域公园(郊野公园),具有一定主题性和对外吸引力的城市级和地区级乡村公园,以及主要服务于乡村居民的村居级乡村公园和微型乡村公园。

国家公园和区域公园的规模和服务半径较大,规模一般以平方千米计,从几平方千米到几十、几百平方千米,规模不等,服务都市圈甚至更大范围的人群,一般由省、市级统一规划和实施管理。

本文重点关注服务于本地居民,主要由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为实施主体建设的城市级、地区级、村居级和微型乡村公园。与城市建成区公园最大的不同是,乡村公园主要是利用村集体用地来建设,大部分用地纳入非建设用地进行管理。

城市级乡村公园与城市公园标准相对应,主要布局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周边或郊区新城周边,作为城市公园的补充,提供健康体育、文化艺术、户外休闲等功能,服务半径以 10 千米为宜。

地区级乡村公园,对应地区公园标准,是设置在靠近地区重要节点且能级较高的乡村公园。公园服务设施较为全面综合,在为乡村居民配置基本休憩设施的同时,也吸引了外部休闲旅游人群,彰显地区特色,主题鲜明,公园规模一般在 4 公顷以上,服务半径为 2 千米左右。

村居级乡村公园对应城市公园体系中的社区公园,设置在靠近村庄居民点,以为当地村民提供日常的休闲健身服务为主,同时体现村落特色和传播乡村文化。公园规模一般在 0.3~2 公顷,服务半径为 500 米为宜,部分居民点比较分散的乡村地区,公园服务半径也应控制在 1 千米内为宜。微型乡村公园是“口袋”公园,作为城乡公园体系的补充,建议与其他设施综合设置(图 4)。

图4 城乡公园体系构想


03、乡村公园的系统性规划方法


3.1  基本原则


3.1.1 生态优先的原则

乡村地区与城市最大的区别即是自身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具有水、林、田等生态要素。在乡村公园建设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尊重和修复乡村地区的生态基底,尽可能保留、保护并利用现有的河浜湿地、农田林网等,营造具有多样性的乡土景观。


3.1.2 需求导向的原则

乡村公园作为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应结合本村服务的人群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和公共参与,满足村民对于休憩、健身、交流的实际需求,在公园建设中考虑公共厕所、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健身步道、休息座椅等基本功能设施的设置。


3.1.3 因地制宜的原则

乡村公园是当地地域文化重要的展示平台,应考虑因地制宜地保留和拓展乡村的文化要素,将文化与功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乡村公园的建设来展现乡村地区的历史遗迹、名人轶事、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产业文化等,凸显乡村及当地的景观文化特色(图 5)。

图5 乡村公园文化特色要素


3.1.4 资源整合的原则

乡村公园的建设应考虑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包括各级平台和社会资本,所在村的各类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相关政策资源等,通过对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保障乡村公园的前期实施建设和后续管理维护。


3.2  重点内容和基本方法


3.2.1 选址规划

综合考虑交通区位、生态基底、特色文化和可操作性等多维度的选址要素,对乡村公园进行科学选址。

其中,交通区位方面主要考虑居民到达所选地的交通便捷程度,以及服务范围内的村组或居民数量;

生态基底方面主要考虑现有田、水、林等生态要素的基础情况,以及与周边生态系统的连接;

特色文化方面主要考虑文化遗迹、历史文脉、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亮点;

可操作性方面主要考虑基地现状条件的施工难易程度,土地权属以及与上位土地利用规划性质的对比和衔接。

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调整影响因素的类型和权重。选址过程中应深入调查,充分了解和尊重当地生态肌理、文脉以及使用者的选址意向。


3.2.2 功能配置规划

功能布局规划主要包括设施配置和布局两个方面。设施配置方面,规划应对乡村公园的功能共性和不同地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差异进行分析,明确乡村公园的标准化设施配置和特色化设施,形成必配和选配清单。

必配设施可包括座椅、公共厕所、健身设施、亲子及适老型设施等,选配设施可包括文化设施、百姓舞台以及雕塑与公共艺术等景观构筑物。

设施配置需强调“以人为本”,应对使用人群的结构和需求进行详细调查和走访后再确定或作灵活调整。设施布局应充分结合场地各类资源现状,设计结合自然,便于村民使用。


3.2.3 设计和实施指引

规划应对公园设计进行指引,强调对原有乡村和生态肌理的保护和修复,体现乡愁和野趣,并加强农田、林地、水系之间的有机布局和设施复合利用;

应参照当地对乡村土地、设施和构筑物等的建设管控标准,以及永久基本农田、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等的刚性要求,对田、水、路、林、景观构筑物、功能性设施的布局和规划进行引导,拟定设施建设导则,增强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并避免违规建设和重复建设;

同时,应加强乡村公园建设与区镇层面各条线的专项建设标准、“美丽乡村”建设、田园综合建设、乡村治理之间的衔接,充分发挥村集体和村民力量,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并形成长期的管护机制。


3.2.4 不同层面规划的侧重点

不同层级的乡村公园规划关注的重点不同,市级层面的规划主要是顶层设计,制定体系标准、基本原则以及必要的建设实施政策。

区(县)级层面的规划则需结合各区实际情况,建立选址和功能配置标准,明确规划的刚性和弹性要求,并加强对各镇开展乡村公园建设的差异化指引。

镇级层面的规划强调“调查-策划-规划-设计-实施”的系统性衔接,重在对具体选址的比选和落地,对各乡村公园进行系统规划,对近期建设的乡村公园进行设计,指导具体建设实施。村层面根据规划,组织方案设计和建设实施,并强调多元参与和长效管理。


3.3  区级乡村公园规划方法和路径——以奉贤区为例

区级层面的乡村公园规划,要求有完善的顶层设计,明确选址和建设标准,明确区级规划的刚性和弹性要求,以加强对各镇、村开展乡村公园建设的指引。


以奉贤区“一村一公园” 规划和建设为例,在框架思考上应体现“标准化 + 特色化”的特征,突出总体的建设引导通则加上“一村一公园”的分镇规划导则。在通则方面,应包括规划选址、建设规模、功能配置、设计引导、建设成本等的内容要求;在分镇规划引导方面,应突出对各镇“一村一公园”选址以及特色建设的引导(图 6)。

图6 “一村一公园”建设总体框架


3.3.1 多维度选址标准

选址标准是开展乡村公园建设的前提条件,在乡村公园选址标准的确定中,首先应综合考虑生态、文化、功能、可操作性等多维度的选址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的选址评价机制。

奉贤区“一村一公园”规划提出以感知生态、感知文化、交通便捷、功能便利、可操作实施作为主要标准。

其中应优先关注水系、林地、古树、古桥、村口位置、公交车站、睦邻点、村委会等选址要素。在此基础上,对各类要素予以打分,生态特色要素方面,鼓励公园选址与水系相结合;文化特色要素方面,鼓励公园选址结合古树、古桥建设;可达性要素方面,鼓励公园选址设置于村口与公交车站周边等位置;便利性方面,鼓励公园选址

与睦邻点、村委会所在地结合(表 1)。 

表1 奉贤区“一村一公园”选址要素打分建议表


3.3.2 人本化功能配置

在功能配置标准方面,关注“以人为本”,强调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在配置标准方面,鼓励基本设施(标配)和特色设施(选配)相结合;在功能配置方面,不追求功能配置的全面,而更强调因地制宜,加强功能配置的特色。

奉贤区“一村一公园” 规划与建设主要确定了两类设施标准:

一是基本设施(标配),主要是结合村民需求、场地大小、建设资金等选择相应规格的配套设施;

二是特色设施(选配),主要是鼓励每个乡村公园应展现各村的文化特色,充分提升乡村公园的文化交流和科普教育功能。

根据具体的场地条件,室内空间可设置综合文化展览馆、乡村图书馆等多种复合功能场所,场馆建筑可结合村庄既有的“三室两点”(村委会办公室、医疗室、老年活动室和便民点(店)、健身点)进行设置;室外空间则可放置凉亭、长廊、百姓舞台、雕塑与公共艺术等景观构筑物(表 2)。

表2 奉贤区“一村一公园”设施选配一览表


3.3.3 特色化分镇引导

在分镇引导方面,充分衔接上位规划的要求,关注与永久基本农田、森林资源、河湖水系资源等的有机衔接,确保乡村公园建设的落地实施。在指引框架上,应体现出特色生态与农业要素以及特色文化要素的引导,通过逐项分析,汇总每个镇的指引要求(图7)。

图7 奉贤区乡村公园分镇特色要素引导框架


在奉贤区“ 一村一公园”规划与建设引导中,确定的具体要素包括重要水系湿地空间、重要森林空间、重要农业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树名木资源、特色古桥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七大方面。

水系方面强调以现状以及未来规划的主要河道、湖泊作为乡村公园建设依托的核心水系资源;

森林方面,强调与市区级主要的生态走廊以及绿道的沿线空间结合布局乡村公园;

农业方面,关注各镇具有特色的农业资源以及国家地理标志的农产品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以奉贤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为依托,突出展示乡土文化;

古树名木方面,鼓励建设古树公园以强化地区的乡村文化特色;

古桥和古建筑方面,依据奉贤区文物保护点,凸显奉贤区的历史文脉,突出古桥文化以及古建筑、构筑物、遗址、教堂等特色文化资源。

在此基础上,引导各镇乡村公园建设。


3.4  镇级乡村公园规划方法和路径——以金山区山阳镇为例

镇级乡村公园规划,作为指导各个乡村公园实施建设和详细设计的上位规划依据,旨在从镇层面统筹乡村公园的建设目标、功能布局和实施路径,更加整体地加强乡村地区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品质提升,更加有效地统筹公园服务半径和服务水平。


具体内容可分为五个步骤:调查评估——系统策划——布局规划——设计引导——实施引导。

在调查层面明确所在镇及下辖各村的服务需求以及生态文化特色;

在策划层面明确乡村公园的建设目标、建设规模、特色功能;

在规划层面确定公园系统布局和公园选址,并做好各个层面的规划衔接;

在设计引导层面明确公园设计原则、设施标准;

在实施层面通过衔接相关规划、梳理相关政策、统筹资金来源等内容,为公园的建设提出合理的近期行动计划和差异性的分村实施机制。


3.4.1 调查评估:挖掘本土特色和使用需求

调查评估阶段除了解各村的基本情况外,主要聚焦三个方面的内容:乡村特色调查、村民需求调查以及公园选址调查。以山阳镇为例,“一村一公园”建设在规划前期,采用了现场调研、部门座谈、各村访谈等形式,对下辖十个村庄进行了深入踏勘、调查和公共参与 。


(1)乡村特色调查

乡村特色调查主要关注乡村的生态、文化特色。

一是生态要素调查,主要是对水、林、田三大要素进行调查。以生态要素调查为基础,确定山阳镇不同村的生态要素特征,包括滨海型、滨河型、傍园型、临廊 ( 生态廊道 ) 型等;

二是文化要素调查,主要通过村志梳理、资料查询和走访座谈,发现各村涉及的文化特色,主要包括历史遗迹、名人轶事、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产业文化、人文教育等。如山阳镇卫东村戚家墩文化、中兴村马棚文化等 。


(2)村民需求调查

村民需求调查主要关注乡村公园的环境建设、设施配置等方面。在山阳镇规划中,通过与专业调查机构合作,了解村民对乡村公园、规模大小、特色类型以及设施配置的需求情况,明确了地区开展乡村公园建设的基本导向(图 8、图 9)。

图8 乡村公园建设面积需求的调查

图9 乡村公园基本功能设施的调查分析


(3)公园选址调查

公园选址调查是对村集体关于公园选址意向的调查。在山阳镇规划中,经过对各村调查和充分交流,初步筛选出 22 个乡村公园选址,作为规划选址评价的基础和参考。


3.4.2 系统策划:明确目标定位和结构体系

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策划主要从镇层面明确乡村公园建设的顶层设计要求。山阳镇规划在乡村公园建设的空间结构、布局标准、公园特色等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

在空间结构上,通过挖掘地区海渔特色和田园文化,提出以南部海渔文化和北部田园文化为两大核心,以龙泉港和滨海旅游度假区为两大轴线,串联起各个乡村公园,形成组团式布局与串联式布局相结合的规划结构;

在布局标准上,结合市、区相关标准以及村民需求,提出“一村一公园” 以及“美丽乡村”500 米范围内乡村公园全覆盖的建设目标;

在公园特色上,提出“每一个乡村公园都是文化公园,每一个乡村公园都是滨水公园” 的特色定位。在此基础上,提炼和挖掘各村文化特色,确定以水为特色的乡村公园生态建设要求(图 10)。

图10 山阳镇乡村公园规划总体结构示意图


3.4.3 布局规划:做好公园选址和规划衔接

(1)选址规划

在选址方面,关注区位特征、乡村特色以及建设实施要求。山阳镇规划选取了区位条件、辐射范围、可操作性、生态特色以及文化特色等选址要素,并对现有的 22 个公园选址进行综合评分(表 3)。每个村选择综合评分最高的,最终选出 14 个公园选址 。

表3 山阳镇乡村公园选址评价示例表


(2)空间布局

在空间布局方面,基于乡村公园不同的生态和文化要素特征,强调组团化的联动布局。在山阳镇规划中,空间分为四大组团(图 11):以山阳田园为主体的田园组团、以金山嘴渔村为主体的滨海组团、以九龙生态涵养区为主体的临河组团、以金山新城城区为主体的新城组团,在四大组团内明确核心式、串联式、均衡式等乡村公园的布局形态和空间联动,最终形成一张“山阳镇乡村公园地图”。

图11 山阳镇乡村公园分布图


3.4.4 设计引导——明确设计原则和设施标准

设计引导方面,在镇级乡村公园规划中应因地制宜,加强农林水一体化和设施复合利用。

在河湖水面设计上,注重自然亲和,坚持以自然植被、生态方式为主开展河岸建设;在绿化景观设计方面,注重修复和提升原有自然风貌,保持野趣,不宜过度人工化,依托农田、林地、园地等乡村地区特有的生产性景观或是维护成本较低的本土植被、花卉等,作为公园的主要绿化景观构成。

在基本功能设施设计上,结合乡村地区实际需求开展配置,注重复合利用,加强适老型、亲子型设施比重;在特色休闲旅游功能设施设计上,注重突出乡村特色,强调存量与新增相结合,鼓励利用闲置宅基地、空闲集体用地等存量建设用地转型进行建设。在标识系统设计上,注重与公园文化特色相结合(表 4)。

表4 城乡公园建设标准一览表


3.4.5 实施引导:明确规划衔接和建设实施路径

(1)规划衔接

在实施引导方面,乡村公园规划建设首先应加强与相关法定和专项规划的衔接,尤其是需要衔接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在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城乡公园的体系和布局,通过村庄规划具体落实乡村公园的范围和建设管理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行政村为位于城市开发边界内但短期尚不会推进城镇化的乡村,在规划建设上应与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战略留白区等加强衔接,针对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指引。

如山阳镇针对在城镇建设区内的乡村公园,提出了融合型、复合型以及留白型的建设指引要求,加强与各类规划地类的衔接,关注建设时序,探索临时利用和过渡性建设的可能性。


(2)建设时序

在建设时序上,应分步推进乡村公园的建设工作。在山阳镇规划中,综合考虑公园选址的基本情况、土地权属、选址特色等启动条件,通过先行启动一批乡村公园,形成试点样板,逐步推进乡村公园的建设落地。


(3)机制保障

在机制保障上,应尤其关注资金来源、维护管理以及提升村民参与度。山阳镇乡村公园建设提出多种资金渠道的整合,以村庄自筹资金、社会民间资本投资为主,并综合利用区级部门的专项资金以及镇级部门的财政补贴等,不同程度地开展乡村公园建设;

在维护管理方面,提出开发边界内由绿化部门统一管理,开发边界外由村集体维护的模式;

在提升村民参与度方面,不仅在设计过程中征询村民意见,在建设期间也可让村民共同参与,公园开放后可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各项主题教育以及公园维护活动,使村民真正树立起维护公园良好环境的责任意识。


3.5  以社区营造和多元投资路径的实施建设——以中兴村马棚文化公园为例

在乡村公园的设计与建设实施中尤其应关注文化要素挖掘、资金渠道统筹以及村民的广泛参与。

以山阳镇中兴村马棚文化公园的建设为例,经过八个多月的施工、修整,投资三百多万元、占地三十余亩的马棚文化公园一期基本落成,公园一期建成后得到周边村民的广泛认同。


马棚公园在设计和实施上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设计上充分挖掘马棚文化要素,利用场地现有的道路等条件,保留设计的弹性。

马棚因秦朝在此设立战马圈养棚舍而得名,在规划布局上,公园的设计和建设沿袭了古代马棚镇 “丁”式布局,并通过两条系统环形游线,串联九个文化节点;在场地设计上,布局了马印园等文化展示场地;在细节设计上也结合了马棚文化要素,如道路铺装以马蹄为原型,隐喻古驿道,村民健身跑道则以文字和图案的形式展示马棚镇从先秦到近代的各个历史节点;

村民文化广场采用废弃的历史砖块,通过艺术的处理方法展示古战马形象。设计还对部分场地进行了留白,以满足未来的多功能需求及利用。

二是在建设上统筹多方资金来源,有效控制成本。马棚文化公园建设在资金上申请区级景观改善经费,并通过与建设标准衔接,争取了中小河道整治、市民健身步道等多项专项建设资金,共建单位和企业也予以支持和赞助,加上村级资金和志愿者的投入,马棚公园在建设过程中有效实现了“人+ 物 + 资金”的组合和成本控制。

三是加强村民有效协调和参与互动。在马棚公园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部分村民因顾忌风水、施工期间车辆通行不便等多种原因对建设实施不予配合,施工材料偷盗等事件也时有发生。

因此,在选址和设计实施过程中,通过多次调查走访,组织村干部座谈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充分摸清村民的实际需求,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开展以生态保护和当地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引导村民深入参与到公园设计和建设中。

通过区域化党建、村企合作、植物认领、民间艺人共同参与等方法,结合设计师驻场统筹,形成多方共同参与建设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公园的吸引力和认同感,也为公园的后期维护和管理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图 12)。

图12 中兴村马棚公园建设和志愿者参与实景照片


04、结语

系统性的乡村公园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创新举措,是乡村地区生态环境修复、乡村生活和生态品质提升的有效抓手。

在概念界定上,乡村公园不同于城市公园,有其独有的生态性、乡土性和文化性;

在体系构建上,乡村公园应充分衔接城乡公园体系并形成乡村自身的公园体系;

在规划方法上,乡村公园的建设应在顶层设计层面关注公园科学选址、功能配置标准以及特色设计引导,在建设实施层面关注设计要素提炼、规划衔接、资金统筹、村民互动等内容;

在规划流程上,乡村公园建设强调对调查评估、系统策划、布局规划、设计引导、建设实施五个关键环节的把控。

以此为基础推进乡村公园建设,将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支持,也为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作者: 

詹运洲  上海城市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 CEO,上海城策行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陆  巍  上海城策行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工程师 

郭淳彬  上海城策行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部门经理,高级工程师 

杨宪武  上海城策行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师,助理工程师 

肖建莉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讲师(通讯作者)


来源: 城乡规划

免责声明:
        本站资讯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作参考。转载是为传递及宣传国家与地方政府规划、建设与管理等相关政策和经验;如果您对原创归属及转载有异议,或涉及版权问题,请点击“举报”,我们将补齐出处或者删除;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 文章

我要发布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