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编制审批 >

城市设计贯穿规划全过程——关于《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解读

国心编制审批 2020-11-05 20:35:37 3817阅读

摘要

自然资源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明确提出“开展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将城市设计贯穿规划全过程”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国土空间的舒适性、艺术性,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和价值。本文从“如何开展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以及“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与规划的全过程融合”两个维度、“与规划总体要求的融合、与规划基础工作的融合、与规划编制内容的融合、与规划公众参与的融合”四部分内容解读如何将城市设计方法贯穿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以期深化《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


引言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城市设计、大数据等手段改进国土空间规划方法,提高规划编制水平”,明确了城市设计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高国土空间品质中的重要作用[1]。自然资源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进一步确立了“开展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将城市设计贯穿规划全过程”的总体要求,明确城市设计作为五大基础工作之一,其研究成果将一以贯之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本文从“如何开展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以及“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与规划的全过程融合”两个维度解读指南要求,探讨在城乡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与“美丽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关键命题下,如何将城市设计方法贯穿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从而提高国土空间的舒适性、艺术性,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和价值。


1.如何开展总体城市设计研究


1.1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框架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框架突破传统城市设计“研究范围聚焦于城市建设区域”、“研究内容对农业和生态空间关注较少”的思维局限[3-5],以全域整体视角切入,通过建构特色要素识别、特色要素利用、特色要素保护的城市设计方法,对应“指南”规划层次的市域和中心城区分层分级开展内容研究(见图1)。

图1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框架与规划的全过程融合图


1.2 市域总体城市设计研究思路

市域重点研究生产、生活、生态要素的总体功能关系,通过分析山、水、林、田、草等自然资源禀赋以及乡村、城镇等人文资源禀赋,识别景观资源富集、空间分布集中的生态、农业、城镇特色要素,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城全域全要素,运用城市设计思维,组织利用特色要素,构建魅力空间节点、魅力空间廊道、大地景观区域的魅力景观展示体系,凸显空间本底特征,并充分发挥山林水域的生态屏障以及田野的生态、景观和空间间隔作用,协调城镇乡村与自然环境的布局关系,塑造“城在园中、镇在林中、村在田中”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总体风貌格局。


1.3 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研究思路

中心城区重点研究特色空间形态塑造,以市域总体风貌格局为基础,进一步协调城市集中建设区与外部山水林田等自然要素以及内部历史文化遗产、开敞空间系统等关系,深化天际轮廓线、城市界面、开发强度与高度控制、重点山水廊道、视线廊道以及商业、交通重要节点等空间秩序引导方案,促进与自然山水的融合的同时,传承城市形态演变脉络,保护城市原有的空间肌理,延续历史文脉,提升城市空间人文品质(见图1)。


2.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与规划的全过程融合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与规划的全过程融合,与“指南”相互呼应,即贯穿“指南”所包含的总体要求、基础工作、主要编制内容以及公众参与和多方协同四个部分(见图1)。


2.1 与规划总体要求的融合

主要体现在工作原则上,一是在创新规划工作方法层面,通过运用城市设计方法手段,优化规划方案,发挥城市设计的辅助支撑作用,提升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二是在突出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层面,借助城市设计研究,有利于立足本地自然和人文禀赋,塑造特色风貌形态,发挥比较优势,防止“千城一面”“千镇一面”“千村一面”。


2.2 与规划基础工作的融合

借助总体城市设计“特色要素识别、特色要素利用、特色要素保护”的研究方法和所确立的总体风貌格局研究成果,可进一步研判城市空间特征、形态格局特色,同时通过叠加规划底图、双评价、双评估、自然地理格局分析等基础工作,有利于查找总体城市设计所确立的总体风貌格局与现实发展的差距,发现亟需解决的问题,为规划内容编制提供支撑。


2.3 与规划编制内容的融合


2.3.1优化空间总体格局

以总体设计研究中所确立的总体风貌格局为依托,借助所识别的重要山体屏障、水系廊道、田野园地、城镇乡村等特色基因要素和所发现的问题,分别提出生态空间、农业与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建议。生态空间包括生态网络连通性、生态要素布局调整优化等,促进生态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完善,提高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农业空间主要为农田布局的调整优化,引导农田相对集中连片,促进现代化发展;城乡空间包括提升城镇乡村布局的通透度、优化城镇规模边界大小等,避免城镇布局无序蔓延,引导形成“城在园中、镇在林中、村在田中”的理想总体风貌格局。


2.3.2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

总体设计研究中所识别的重要山体屏障、水系廊道、田野园地、城镇乡村等特色基因要素是组成总体风貌格局的核心,通过加强特色基因要素的保护,分类制定生态、农业、城乡层面的管控方法和保护策略,有利于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生态与农业层面,对重要山体屏障、水系廊道、田野园地等生态斑块、生态廊道、生态基质,明确重要山体、河湖水系、湿地的保护范围,提出山边空间、田野斑块、水系自然岸线等保护措施;城乡层面,通过协调城镇布局与外围乡村、自然环境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


2.3.3完善公共空间

市域生态网络构建,其结构性绿地、城乡绿道、市级公园等重要绿地组织以及城市和城郊的绿道系统,可依托总体城市设计所识别的特色基因要素,围绕市域总体风貌格局和中心城区特色风貌形态所确立的重要生态廊道、视线廊道构建,为市民创造更多接触大自然机会的同时,增强公共空间的特色,提升人居环境。


2.3.4塑造地域特色城乡风貌

借助总体城市设计所确立的市域总体风貌格局和所识别的特色基因要素,围绕中心城区特色空间形态塑造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确立城市风貌分区,明确有景观价值的制高点、山水轴线、视线廊道等,提出开发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等管控指标,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风貌。


2.3.5推进国土整治修复与城市更新

以总体城市设计研究所确立的理想总体风貌格局为基础,叠合“双评价”系统梳理生态敏感区域以及农用地非耕地化区域,有助于识别生态功能退化、土壤退化等问题,明确生态修复与农用地整理的重点区域,精准提出生态修复与土地整治策略,维护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态能力。同时,依据中心城区特色空间形态塑造,结合特色基因要素识别,有助于明确划定城市有机更新的重点区域范围,提出城市有机更新重点区域与周边环境协调管控要求。


2.3.6 实施保障措施

将总体城市设计研究成果同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相互结合,丰富规划“一张图”内容的同时,有助于推进规划信息共享和管理信息协同,强化规划实施监督。与此同时,总体城市研究成果可进一步转为具体的控制指标和管控要求,指导相关规划编制。向下传导,其所确立的风貌分区以及开发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控制指标,可有效地指引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分区规划编制;横向传导,其所确立的市域总体风貌格局、重要廊道等核心内容,可有效指引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更新等专项规划编制。


2.4 与规划公众参与的融合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成果其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实体模型、效果图、多媒体动画等,同专业规划图纸相比,具备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可视化特点,同时结合VR虚拟现实技术,可让公众身临其境的体验未来城市空间,有利于吸引公众参与,提升规划的参与度。


3.结语

本文从“如何开展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以及“总体城市设计与规划的全过程融合”两个维度、“与规划总体要求的融合、与规划基础工作的融合、与规划编制内容的融合、与规划公众参与的融合”四部分内容,全面解读了自然资源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中“将城市设计贯穿规划全过程”的总体要求。现阶段《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尚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将城市设计贯穿规划全过程”的丰富内涵,仍需各省、自治区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践不断细化与扩充,希望借此文拓展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多元思路。


参考文献

[1]  《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5/23/content_5394187.htm

[2]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20.09. http://gi.mnr.gov.cn/202009/t20200924_2561550.html

[3]杨俊宴. 总体城市设计的实施策略研究[J]. 城市规划, 2020, 041(007):59-72.

[4]段进, 季松. 问题导向型总体城市设计方法研究[J]. 城市规划, 2015(07):56-62.

[5]喻祥. 对我国总体城市设计的思考[J]. 规划师, 2011.


文章作者:

卓想、 屈信、易君、夏太运、 胡上春、李瑾曦、周瑞麒、谭典

(作者均供职于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来源: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免责声明:
        本站资讯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作参考。转载是为传递及宣传国家与地方政府规划、建设与管理等相关政策和经验;如果您对原创归属及转载有异议,或涉及版权问题,请点击“举报”,我们将补齐出处或者删除;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登录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