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法规政策 >

河北省《关于保粮食能源安全的十五条政策措施》解读

微信用户3076法规政策 2022-06-10 16:26:00 715阅读

2022年6月2日,省政府印发了《扎实稳定全省经济运行的一揽子措施及配套政策的通知》(冀政字〔2022〕31号),现就配套政策《关于保粮食能源安全的十五条政策措施》相关内容进行如下解读。

1.为什么要出台《关于保粮食能源安全的十五条政策措施》?

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国内多点散发和俄乌冲突危机等外部不稳定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安全运行的风险挑战增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22〕12号)文件精神,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了扎实稳定全省经济运行的一揽子措施及20个配套政策的制定任务,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有关部门起草了其中的《关于保粮食能源安全的15条政策措施》,报送省政府审议通过,于近日印发。

2.在加强粮食安全保障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一是健全完善种粮收益保障政策。优化种粮补贴政策,在前期已经发放农资补贴的基础上,及时发放第二批农资补贴,弥补成本上涨带来的种粮收益下降,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巩固现有扶持政策,统筹利用农业生产防灾救灾、小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政策资金,一体化支持粮食生产。

二是切实抓好粮食收购。认真执行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根据市场形势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发挥政策托底作用。统筹疫情防控,抓好市场化收购,强化人员、资金、仓容、仪器设备等各项保障,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从严从重查处坑农害农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三是强化粮油保供稳价。开展地方储备等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检查,督促各市充实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完善应急保供体系,指导企业合理把握轮换时机和节奏,有效发挥储备吞吐调节作用,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四是保障化肥供应。落实各级化肥储备任务,适时调增储备规模。积极扩大钾肥进口数量,控制化肥出口,优先满足国内化肥市场供应。支持省内化肥生产企业、经销企业参与国储钾肥投放竞标。

3.如何夯实全省煤炭供应基础?

一是推动煤矿释放有效产能。用好国家煤矿产能核增调整政策,对符合增加产能条件的煤矿,依规办理核增产能手续,最大限度释放煤矿生产潜能。

二是推动煤炭稳产保供。加强煤炭产供销体系建设,加大省外煤炭资源调入,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煤炭供应保障,推动煤炭稳产保供。重点保障电煤供应,坚持“电煤中长协+省内煤矿+储煤基地+铁路沿线发运站”四位一体保供体系,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督促电厂电煤库存保持在合理水平。

4.怎样提高电力安全供应保障水平?

一是优化提升火电支撑能力。加快推动支撑性电源建设,优化提升火电支撑能力。加快实施煤电灵活性改造、节能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持续提高煤电调节能力和清洁低碳水平。

二是推动一批电网重点工程和新能源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各级电网工程建设,加快完善电网结构,夯实电力供应基础支撑,提高电网供电安全可靠性和对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适应性;重点加快国家级百万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及省内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省内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推动新能源“发、输、储、用”各环节协调发展,提升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

三是强化电力安全调度。制定并落实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方案,做好外购电组织,加强发电机组日常运行管理,提升电力安全运行水平;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升电力负荷调节能力;加强电力安全管理,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督导整改。

5.如何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

一是积极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重点推进途经我省的主气源干线以及省内集输干线建设,增强气源调入和管网集输能力;加强国家气源干线间、LNG接收站与主干管网间的互联互通,强化资源串换和互供互保能力。持续推进“县县通”工程,着力消除供应保障设施瓶颈,增强未通气地区的管道气供应能力。

二是强化气源保障。充分发挥天然气应急调度指挥中心和储气设施作用,科学有效调度,在保障民生用气的前提下,千方百计保障工商业用气需求。

6.在全面增强能源储备能力方面有哪些举措?

一是提高煤炭储备能力。严格落实2022年度新增煤炭储备能力目标任务,优化储煤基地规划布局。鼓励煤炭生产企业参与国家调峰储备产能建设,加强煤矿储备设施升级改造。引导储煤基地早储多储、适时投放,推动煤炭经营企业、重点耗煤企业保持合理库存。

二是加强原油和成品油储备能力。加快石油储备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地方储备、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和生产经营库存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石油储备体系。

三是提升储气调峰能力。推进重点储气项目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市县布局LNG储备站和罐箱堆场。

免责声明:
        本站资讯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作参考。转载是为传递及宣传国家与地方政府规划、建设与管理等相关政策和经验;如果您对原创归属及转载有异议,或涉及版权问题,请点击“举报”,我们将补齐出处或者删除;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登录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