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编制审批 >

浅谈中国古代的人居理想

设计师编制审批 2020-08-10 16:59:09 5433阅读

文图丨孙诗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来源:微信公众号 | 人类居住

▲ 图1︱马王堆汉墓《城邑图》摹绘本

来源:曹婉如等. 中国古代地图集(战国-元).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它因人而生,由人而创造,是人在自然天地之中所创造的聚居环境整体。中国古代没有“人居”的专门词汇,但人居的观念广泛存在。人们重视在自然中的营居活动,追求营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那么,中国古代对人居环境究竟有着怎样的追求与想象?古代文献中其实蕴藏着不少古人对这一问题原汁原味的回答。

1边疆城邑:晁错的人居理想

第一位叙述者是西汉时期的政治家晁错。他是汉文帝的智囊,面对当时国之北境屡遭匈奴侵袭的困扰,曾多次提出“移民实边”的战略对策。并借古人之言对边地城邑的人居环境提出具体构想:“臣闻古之徙远方以实广虚也,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置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所以轻去故乡而劝之新邑也。为置医巫,以救疾病,以修祭祀,男女有昏,生死相恤,坟墓相从,种树畜长,室屋完安,此所以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也1”。

晁错从规划者、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强调了一座边疆城邑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应包括五方面内容:首先,选择水土丰饶、生态健康、适宜居住的自然环境。第二,建设坚固、实用的居住环境。包括建立城池以保障安全,合理规划以细分宅地,营建住宅以满足家庭需求等。第三,营造公平、高效的生产环境。包括划分农田,兴修道路,使人们从事农牧业劳作,以满足生存需求。第四,提供完善、便利的公共服务及设施。包括医疗救护、精神信仰、社会保障、殡葬纪念等,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阶段的生活需求。第五,形成有序、融洽的社会秩序。包括以制度及法律手段保障人们的居住权益、财产安全,形成伦理有序、仁爱互助的社会风气等。这些内容既包括物质环境建设,也包括精神环境营造。其根本目标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城邑长久发展,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 ”。

2桃花源:陶渊明的人居理想

第二位叙述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隐田园十余载后,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以一个“虚构”的桃花源表达“真实”的人居理想2。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像是一个功能简单、生活安逸的普通村落。就人居环境而言,具有四方面特征:首先,自然环境安全而美好。村落外部有群山环抱、溪流过境;内部则土地宽阔、水土丰盈,有子孙后代持续发展的空间。有“良田美池桑竹”,说明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植被丰茂,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其二,规划建设整齐而有序。“屋舍俨然”说明村落规划合理,房屋建设整齐。“阡陌交通” 说明土地划分得宜,道路四通八达。其三,社会和谐,生活安逸。“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说明老有所养、少有所依,人们身体健康,生活安逸。其四,聚居时久,持续发展。源中人避乱秦世,不知魏晋,说明桃源人居已存在六百余年,人居环境持久而稳定。

▲ 图2︱[明]周臣《桃花源图》(局部,苏 州博物馆藏) 
转引自:袁行霈. 陶渊 明影像:文学史与绘画史之交叉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 2009.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既是普通村落的真实缩影,又是经过艺术加工、满怀人居理想的文学作品。或许正因为这种理想与现实的交融,“桃花源”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经典意象。一代代文学家、艺术家不断借用“桃 花源”,表达属于他们的时代、地域中的人居理想。

▲ 图3︱[明]文征明《桃源别境图》(局部,台北鸿禧美术馆藏)

转引自:袁 行霈. 陶渊明影像:文学史与绘画史之 交叉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 2009.

▲ 图4︱[[清]吴伟业《桃源图》(局部,北 京故宫博物院藏)
转引自:袁行霈. 陶渊明影像:文学史与绘画史之交叉 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 2009.

3八愚宅园:柳宗元的人居理想

第三位叙述者是唐代贬官文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他年少成名,但仕途坎坷,唐元和年间被贬至湖南永州的穷乡僻壤间。贬永十载,他反倒与奇山异水为伴,在潇水溪畔安家,并对自己的人居小环境开展了一番颇具巧思、寓意深刻的规划设计。

在《愚溪诗序》中,柳宗元详细叙述了他对八愚宅园的构思和营建过程3 。他选取了溪、丘、泉、沟、池、堂、 亭、岛八种要素,来建构他的理想人居。设计中颇多意涵与层次:首先,八个要素各具象征意义。丘、岛象征山,溪、沟象征水,堂、亭象征宅,泉、池象征园。山、水、宅、 园是柳宗元完整人居环境的四个基本范畴,既要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求,也要承托高层次的精神诉求。其二,八个要素中强调人工与自然的互补关系。溪、丘、沟、泉属于自然环境,是柳宗元择地的结果。堂、亭、池、岛是人工环境,是柳宗元因形就势、人为创造的结果。自然与人工要素的均衡构成,是柳宗元对人居环境的理解,也是他规划设计的追求。第三,八个要素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溪、丘代表大尺度的生存环境;池、岛代表中尺度的活动环境;堂、亭则代表小尺度的居住环境。不同层次满足不同需求,既分别作用,又构成整体。

▲ 图5︱柳宗元“八愚”要素及空间层次 示意 
图|孙诗萌 绘

八愚宅园可谓柳宗元在永州山水间开展的一场理想人居实验,规模虽小,却能以小而见大,这次实验也对永州地区后世文人的山水营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4。

▲ 图6︱永州愚溪 图|文艺琳 摄 

转引 自:蒋旭军等. 永州最美100: “锦绣潇湘·永州发现”摄影活动 优秀作品选.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 社, 2015.


4共同的人居理想

由于叙述者的身份、时代不同,叙述对象的空间尺度各异,这三个人居理想各有其代表性。但它们也表现出六方面的突出共性,勾勒出中国古代共同的人居理想。首先,自然丰美。三个文本都从对自然环境的相度与评价开始,三者的选择标准也类似,都强调气候和宜、形势安全、水木丰美、适宜建设。第二,功能综合。晁错提出的边疆城邑包括居住、田作、 交通、医疗、祭祀等基本功能;桃花源中有居住、生产、 交往、休憩;八愚宅园则简化为居、园、游。满足人的基本功能需求是人居的核心。第三,道德和谐。对社会和谐的追求,突出体现在人居文本中。“男女有昏,生死相恤”“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是古代理想道德社会的真实写照。第五,审美追求。对西汉时代的边疆城邑而言,自然之和、宜、饶,人居之恤、完、安是最朴实的美。在东晋时代的桃花源,“良田、美池、桑竹”开始透露出具有审美意识的自然之美。再到唐代中期的八愚宅园,除了山水之奇、溪丘之绝的物质美,又增加了居者以山水为友、心灵相通的精神美。人居环境不能脱离审美追求,而人工与自然关系是传统人居审美的永恒主题。第四,家园归属。晁错边疆人居的终极目标是 “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桃源中人因有家园庇护而“怡然自乐”,柳宗元“家”愚溪而“甘为永州人”,都说明人居环境不仅是生存的空间、居住的场所,更是充满依恋的心灵家园。最后,人为创造。城邑建设有赖人的“相、尝、审、观、 营、立、制、割、通、正、筑、置”;桃花源看似天然,仍离不开源中人的发现与营建;八愚宅园更是柳宗元发掘、 构思、实践的结果。人居环境因人而生,由人创造。“人居”正是人实现 “参赞天地之化育”的重要方式。

▲ 图7︱永州柳子庙 图|郭志强 摄 

转 引自:蒋旭军等. 永州最美100: “锦绣潇湘·永州发现”摄影活动 优秀作品选.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 社, 2015.

5结语

三个文本跨越近千年,虽然时代变迁,但一脉相承的共同人居理想仍然清晰。正是这些共同的人居理念,在历史上广泛的人居实践中形成了中国传统人居文化的基因。 今天来看,仍历久弥新。

重温古典文本中关于人居理想的表述,不仅让我们看到先辈们对他们所处时代人居问题的多样思考,也让我们看到中华文化中对人居环境的本质追求并未随时间而改变。中国古代共同的人居理想,有丰美富饶的自然,有和谐有序的社会,更有人工与自然的交融互促、参赞化育。这是几千年来传承的人居文化遗产,也是指引未来人居建设前行的方向。美好的人居环境,不只是规划设计者的职业理想,更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整个社会的共同理想。追求和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力,也是责任。




注释

1《汉书》卷 49 爰盎晁错传第 19

2  [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并 诗. 陶渊明集. 北京: 中华书局. 1979: 165

3  [唐]柳宗元. 愚溪诗序. 柳宗 元集. 北京: 中华书局.1979: 642

4  详见:孙诗萌. 唐宋士人在 永州的“山水营居”实践及对当 地人居环境开发的作用. 建筑史 .第 33 辑 .2014:95-108

免责声明:
        本站资讯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作参考。转载是为传递及宣传国家与地方政府规划、建设与管理等相关政策和经验;如果您对原创归属及转载有异议,或涉及版权问题,请点击“举报”,我们将补齐出处或者删除;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登录 后发表评论